19 世紀的美國西部開拓時期,農場主人與牛仔(cowboys)為了牧牛與長距離遷徙,需要長時間騎乘、翻山越嶺,因此發展出一種強調舒適、安全與功能性的騎馬風格。
這種馬術風格就是「美式馬術」,搭配能穩定騎乘的西部鞍(Western Saddle)與可控制牲口的繩索工具,形成獨有的牛仔騎乘文化。
💡 觀察
美國的「西進運動(Manifest Destiny)」讓大量人力與牲畜往西部遷移,馬成為不可或缺的夥伴。
牛仔帽、牛仔褲、套索等經典元素,都是從牧場日常演化而來的實用裝備。
在美式馬術中,有一個馬種幾乎是「明星選手」:美國夸特馬(Quarter Horse)。
這種馬天生擁有:
快速爆發力:在四分之一英里(約400公尺)內衝刺速度極快
靈活轉向力:適合在繞桶、割牛等技術賽事中使用
沉穩個性:聰明、服從性高,非常適合牧場工作
📘 冷知識:
「Quarter Horse」這個名字,就是來自它在 quarter mile(四分之一英里) 跑最快而得名!
為什麼說美式馬術「更自由、更帥氣」?一起從以下幾個面向了解兩者的關鍵差異:
項目 | 美式馬術(Western) | 英式馬術(English) |
---|---|---|
起源背景 | 北美牛仔文化,為牧場工作而生 | 歐洲貴族軍事與騎士競技傳統 |
騎乘風格 | 放鬆自然、坐姿偏後、單手控韁 | 正規挺直、重心平均、雙手握韁 |
馬鞍特色 | 有鞍角、面積大、附腳繩掛環,適合長時間穩定騎乘 | 無鞍角、輕量設計,便於障礙跳躍與精準控制 |
比賽項目 | 繞桶賽、割牛、馴馬、牛仔障礙賽等 | 盛裝舞步、障礙超越、馬場三項等 |
服裝特色 | 牛仔帽、襯衫、牛仔褲、皮靴 | 頂帽、馬術西裝、緊身褲與馬靴 |
📘 冷知識:
鞍角(Horn) 的主要用途,是讓騎士可以將套索纏繞固定住牛隻,不是裝飾!
西部馬鞍更重,但能平均分散壓力,對馬背更友善,也讓長時間騎乘不容易疲累。
美式馬術的賽事從實用走向藝術與競技,並由許多國際組織制定規則:
西部繞桶賽(Barrel Racing)
高速繞三桶,考驗馬匹的速度與轉向反應。
馴馬競技(Reining)
展現馬匹順從與控制能力的精準比賽,常被稱為「馬上芭蕾」。
割牛比賽(Cutting)
馬匹從牛群中分離一頭牛,並阻止牠回群,仰賴高度默契。
牛仔障礙賽(Trail)
模擬牧場場景,通過橋梁、開門、倒退等障礙設計。
AQHA(美國夸特馬協會):全球最大馬術協會之一,主導多數西部馬術賽事。
NRHA(國際馴馬協會):專門推動 Reining 馴馬運動,並在世界各地設有認證比賽。
✅ 喜歡自在、穩定的騎乘方式
✅ 對西部風格、牛仔文化著迷
✅ 想從事牧場工作或表演秀
✅ 希望從休閒娛樂接觸馬術,不一定要跳障礙!
💡觀察:
美式馬術對「坐姿穩定性」要求較低,但更看重與馬的默契與身體語言傳遞,反而更能培養與馬匹的親近關係。
📌 聲明與注意事項:
本文所提供之『美式馬術』相關資訊,旨在推廣教育與一般性參考用途,內容包含風格介紹、騎乘方式、比賽分類與學習資源等,皆來自公開資料或合理整理,非為專業訓練建議或資格認證依據。
我們不對資料的完整性、即時性與正確性負任何保證,亦不對因依據本頁資訊所採取之行動所產生之任何損害或損失承擔責任。使用者應自行判斷是否進一步諮詢具備專業資格之馬術教練或相關機構,並建議直接聯繫所列單位,以確認實際教學內容與訓練標準。
若您或您的家人有意學習或參與『美式馬術』活動,請務必尋求合格教練與合法機構,確保安全與受訓品質。
📬 若您發現資訊有誤或遺漏,歡迎來信指正或提供補充,我們十分樂意修正與完善內容,共同推廣正確的『美式馬術』知識與文化。